从祖国东极抚远到青藏高原西藏阿里,从黑龙江大小兴安岭到江西赣州井冈山,从东海之滨长三角到新疆喀什大漠边缘……23年来,他用青春绘就“经天纬地”,用忠诚和热爱拥抱青山绿水;23年来,他匠心筑梦,积极参与应急测绘保障和服务数字龙江,以测绘人的初心践行美丽中国建设。他就是黑龙江第二测绘工程院外业核查小组组长杜国福。
“这个‘80’后了不起!”认识杜国福的人都为他竖起大拇指:全国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能手、全省杰出青年岗位能手、“龙江工匠”、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等多项荣誉加身。2023年5月7日,在全国第十六届高技能人才表彰大会上,杜国福又荣获了“全国技术能手”称号。
杜国福
不畏艰苦,用行动践行使命担当
时间在赓续,不变的是测绘人的责任和担当。日前,杜国福又带领着测绘小组奔赴南疆。“作为一名测绘外业工作人员,常年在外,野外作业过程遇到的艰辛和困难难以计数,付出的心血和汗水超出想象。”杜国福却微笑面对。
2014年,杜国福承担了大小兴安岭4千多幅1:1万地形图更新项目的前期工作像控测量。大小兴安岭测区地形复杂,3/4以上都是森林,要满足地形图的精度,有些像控点又必须布设在森林的深处。身为组长的杜国福勇挑重担、冲锋在前。为完成4个像控点联测,他带领3名队员从早上8点出发,徒步23公里,回到驻地已经是凌晨2点多了。为了保证第二天的工作顺利进行,他还要给每个队员分配任务,工作结束就已经是凌晨4点了,简单的打了个盹儿,6点钟他又起床继续工作。经过2个月的艰苦奋斗,外业像控测量工作圆满完成。在内外业的通力合作下,他所在的中队圆满完成了1:1万地形图更新任务,数据产品为数字伊春、数字黑河等项目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撑,填补了该地区空白。
研究土地确权测绘
严谨求实,用执着打造精品工程
2018年至2020年,杜国福作为黑龙江第二测绘工程院外业核查小组组长,承接了西藏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项目。测区平均海拔4100米,含氧量仅为平原地区的60%。项目时间紧、任务重、要求高,他们还要面对缺氧、高原反应带来的身体不适的考验。
杜国福负责的测区涵盖山南市、阿里地区等7个市县,需要制定核查路线,按照路程合理分配人员和车辆,确保第二天的核查任务安全顺利进行。2019年10月,有30多个举证图斑在日土县的羌塘自然保护区内,从驻地日土县城到达举证目的地需要走300多公里砂石路。为了能保证核实图斑的真实、准确,杜国福带领3名队员、2辆车进入了羌塘,到达举证目标时已经是晚上8点了。他们在无人区历时3天2夜,最终顺利地完成了举证任务。
两年的时间里,他8次登上高原,4次夜宿无人区,先后参与完成了7个县约6万多个图斑的外业举证工作,外业举证的成果质量获得了内业作业员的一致好评。“我们高质量高标准完成外业举证任务,能够极大地减轻内业判读的压力,提高了内业作业效率。”杜国福告诉记者,该院“三调”成果一次性通过了国家测绘产品质量检验中心的质检。
测绘应急保障
开拓创新,用技术支撑资源管理
2022年,杜国福接受新疆测区工作。秉持开拓创新的精神,他勇于尝试新技术,探索新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,以提高效率和数据的可靠性,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,在服务自然资源管理中发挥了应有作用。
作为子项目负责人,杜国福在莎车县和麦盖提县7万宗农村宅基地变更调查作业中,为了提高效率和精确度,积极尝试采用无人机航测和遥感技术等新测绘手段进行作业,减少作业人力和时间成本。在耕地保有量及基本农田调整补划工作中,面对新任务新要求,他积极主动学习探索,不断学习新的土地管理政策和法规,并将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。针对庞大繁杂各类图斑的数据处理工作,在经历了无数个通宵达旦的修改后,他摸清了作业流程及注意事项,通过编写程序减少人员参与程度,降低了人员劳动强度,极大提高了作业效率和准确率,最终成果一次性通过质检并上交国家。
与队员一起探讨技术
坚守初心,用奋勇书写党员先锋
在外业工作的时候,杜国福的胸前始终佩戴着党徽,他说:“这枚小小的党徽可以时刻警醒自己的一言一行,也时时提醒自己是党员,面对困难要冲锋在前。”
河南林州校验场检校项目,测区山高林密,杂草丛生、到处都是带刺的野枣树。为了保证队员们能够按时、安全的到达点位开展工作,杜国福都会提前上山,用镰刀割出一条小路。荆棘划破了衣衫,割破了皮肤,划伤了脸庞。一次,杜国福不小心崴了脚,脚踝瞬间肿了起来,豆大的汗珠儿“啪啦啪啦”从他的脸颊滚落,为了按计划完成任务,他咬牙坚持了下来。他说“任务完不成,我不能离开我的岗位。”回到驻地的时候,他的脚肿的连鞋子都脱不下来了。
东北的雪地,是孩子们眼里童话般的世界、是大地休憩时所穿着的银装,但在测绘队员眼中却是洁白无暇的泥沼、前进道路上的阻挡。在黑龙江农村土地确权影像外业控制测量任务中,时值雪季,海林市山上雪浅的地方有三四十厘米厚,深的地方能够到达成人的胸口,车辆根本无法通行。为了顺利完成任务,杜国福带领队员步行前进,他主动将路程较近的、简单的点位留给体质较差的队员,将行进困难、有风险的点位留给自己。行进途中,渴了就抓一把积雪塞进嘴里,饿了就吃口干粮充饥,正是在这种攻坚克难的勇气和决心的引领下,他最终带领队员们顺利完成了任务。
外业测绘
23年的测绘路,有泪水和心酸,亦有鲜花和荣耀。“这些荣誉不止属于个人,它们都源自艰苦的测绘任务,展现的是测绘人服务支撑自然资源管理、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新作为新担当。”杜国福淡然地说,在未来,他将始终坚守初心,勇担使命,为测绘地理信息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记者:杨桂华;摄影:杨桂华;视频:王文明 杨桂华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东莞网 » 一线绽芳华|杜国福:用青春绘就“经天纬地”